2022年6月24日在雍和书庭,北京彩虹公益基金会邀请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诗探索》主编吴思敬、《诗刊》社副主编霍俊明、《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社主编徐峙、《中国校园文学》运营总监、秘书长朱零、作家出版社编审李宏伟等五位评委,从“阅读之星”的入选征文中选出优秀作品。五位评委用他们专业的眼光和能力从不同角度来点评入围作品。
“阅读之星”参评征文总计136篇,这136篇由项目所在地学校的老师结合学生平时的阅读生活情况,并进行相应指导后选送的。专家评委经过初选、复选和决选三轮,最终选出25篇优秀作品来。其中,初评由五位评委从各自随机分得的征文中,挑选出各自认为水准之上的文章来,并对存在争议的作品,进行复议共议,此轮共选出68篇;复选则将初选入围作品打乱重分,由五位评委再次从中先挑选出水平突出的作品来,进入决选的评比,此轮共选出30篇;进入决选,则采用评分的办法,由五位评委为复选出的30篇作品进行依次打分,最终将五人评分相加,总分排在前25名的文章,即为本次“阅读之星”征文的优秀作品。
五位评委中,霍俊明、徐峙、朱零、李宏伟四位参与了首届魏桥彩虹之家“阅读之星”的评选,这次他们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霍俊明说:“文学阅读对于小学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关乎人文素养的提升。通过此次作文评比,我欣喜地看到小学生通过阅读正在改变自己的心灵世界,我尤其喜欢那些说“真话”的孩子,他们的文字也许是稚嫩的,但是他们的情感尤其是结合家庭生活的经历却是真实而感人的。我也期待着他们的“读后感”和“阅读”主题的写作能够不断增强创造的成分,逐渐减少“作文”的套路化。”
朱零则一拿到作文,就夸奖起来,“字写得比上次评选交上来的好多了,一看就是认真了,特别注意过。”同样收获了赞美的,还有孩子们的作文质量。徐峙说:“今年的作文,拔尖儿的那几篇比去年的质量要高,超出了我的预期,甚至达到了发表的标准。可能是这一年的阅读起了作用,也可能是我们这个活动吸引了更多有写作天赋的同学。”
李宏伟透过作文的字里行间,感觉孩子们阅读量有限,并对项目给出了很好的建议。他说:“孩子们的阅读环境需要有力量有意愿的社会环节参与,以便更丰富多彩。从作文引用的名人言行相差无几,可以看出他们能看到的书极其有限。这个其实可以联合出版社、作家来做些事。另外,希望大家能留心身边的人与事,在遵守作文基本规范的同时,使用属于自己的细节。”
吴思敬教授是第一次参加“阅读之星”的评选。他想对孩子们说:你们的作文,真实地写出了你们的处境、情感、理想、愿望,虽说幼稚之处难免,但感情纯真,语言朴素,读了之后,我很高兴。写好文章,没有捷径,只要坚持多读、多写、多思考,你们会有进步的。在当下的阶段,如能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是很有好处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每天反复做的事情造就了我们。然后你会发现,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记住这句话,你们会受用无穷的,不单是对写好作文而言。
作为鼓励,25名获奖学生将参加魏桥彩虹之家组织的“齐鲁大地国学之旅”夏令营活动。从2019年魏桥彩虹之家在云南文山砚山县9所学校落地,捐赠了3600个“彩虹阅读包”开始,各校持续阅读分享课程,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到今天评选出“阅读之星”参与夏令营活动,“彩虹阅读包”让砚山县山区的孩子走进书里去,夏令营让书本的世界走近孩子们的视野里。2021年,山东魏桥创业集团、北京彩虹公益基金会发起了第一届魏桥彩虹之家“阅读之星”的评选,同时启动了“齐鲁大地国学之旅”夏令营。 据了解,为丰富孩子们的阅读生活,鼓励学生以书为友,进行丰富的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山东魏桥创业集团、北京彩虹公益基金会在云南文山砚山县9所魏桥彩虹之家组织“读书活动”暨“阅读之星”征文评选,征文评选活动得到了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教育体育局和砚山县各项目学校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