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垃圾不落地校园项目中期报告
2018-08-10 02:14:54

“建设垃圾不落地校园”项目

中期报告

 

image.png

 

项目受益:玉龙县鲁甸乡杵峰完小

项目执行:丽江市能环科普青少年绿色家园

项目资助:北京彩虹公益基金会

项目协调:阿拉善西南片区办公室

 


报告机构:丽江市能环科普青少年绿色家园

报告时间:2016年5月26日

报告地点:玉龙县拉市镇安上村

 

 

机构网站:www.yen.ngo.cn


 

 

 一、项目执行情况   

      根据绿色家园与北京彩虹公益基金会签订的“建设垃圾不落地校园”公益项目合作协议条款,绿色家园从签订协议之日起至5月22日完成了协议规定的培训和硬件建设内容。具体完成情况见下表:

 

建设垃圾不落地校园项目执行情况

1、培、硬件建

 

活动名称

 

活动内容

 

投入情况

 

完成情况

学校带头人培训

图1、

校领导、班主任;

班委、少先队

老师15人

学生20人

完成

小手拉大手动员培训

图2、3、4、5、6、7、8

幼儿园师生

小学校师生

家长、村委会工作人员

幼儿园师生15人

小学师生235人

家长、村委会工作人员190人

完成

(家长人数比预期少35人)

清理小村河行动

图9、10、11、12、13、14、15、16、17

清理垃圾范围:小村河大村片区至小村片区约1000米河段,包括:

- 河段内沿河两岸

- 两岸岸边道路、沟渠

- 杵锋市场至杵峰幼儿园门口

- 校园四周道路和沟渠

活动参与者:共计455人,包括:

- 杵峰完小师生250人(幼儿

     园大班师生15人)

- 学生家长190人

- 含村委会工作人员4人

完成

(清运6手扶拖拉机)

硬件建设

18、19、20、21、22、23、

硬件配置和建设:

- 购买、运送、移交卫生工具

- 购买、运送、移交手套

- 寻找建设垃圾焚烧炉师傅

- 垃圾焚烧炉设计

- 购买建设垃圾焚烧炉材料

- 运输、施工、安装、试火、移交

 

- 购买芦苇扫帚10把、拖把

     10把,教室垃圾桶5个;

- 购买防护手套500双

- 购买红砖3000块、水泥10

     袋、钢筋10根、沙2车、

     铸铁炉条(30×50)2个

完成

(试烧成功)

 

表2、资金使用情况

 

项目名称

 

支出(元)

来往交通(丽江-杵峰完小)

项目工作人员、施工人员

4000

住宿

项目工作人员、施工人员

2000

餐费

项目工作人员、施工人员

2000

培训补贴

村民190人

9000

购买卫生用具一批

运输费

2000

建设焚烧炉工程

设计费、材料费、运输费、施工费

11000

合计

30000


 

二、关于建设杵峰完小垃圾焚烧炉情况说明

  杵峰完小是一所边远封闭的山区学校,每天校园营养餐废弃餐盒以及同学们产生的垃圾多达20桶,这些垃圾没有去处,只能由学校自身消解,垃圾处置成为学校环境卫生管理的一个桎梏,多年来校园垃圾要么焚烧,要么倒进小村河里。 5月22日,项目在杵峰完小设计和完成了一座小型高效的垃圾焚烧炉,工程竣工后,经过校方多次焚烧检验,该焚烧炉燃烧效力很高,即使在雨天也能顺利完成垃圾焚烧。这座设备的投入使用将能有效地阻断垃圾外流污染周围环境,且焚烧垃圾的安全性能极大地提高,高耸的烟囱将炉内的少量的余烟抽入高空,避免了师生直接吸入的弊端。根据项目安排,学校将配合绿色家园认真梳理和调整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垃圾分类处置安全措施和透明的管理制度,使垃圾焚烧炉不仅成为师生削减校园垃圾堆积的有效工具,同时也成为杵峰完小建立垃圾分类制度和建设垃圾不落地校园的一个反思工具。

  建设垃圾焚烧炉是“建设垃圾不落地校园”项目安排的一个特别环节,也是籍此开展校园垃圾治理的一个标志。以垃圾焚烧炉作为一个参照物,使深受垃圾困扰的人们有机会体验现代环卫系统和现代科技的不足之处,明白垃圾不落地后垃圾的流向以及目前垃圾处置的技术选择,从而摸索解决校园垃圾的更佳途径。

  根据环保部门关于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要求,玉龙县有关政府部门设计和制造了100个铁制的垃圾焚烧炉,并分送到玉龙县的16个农村乡镇政府,后者随即转赠当地学校。从项目了解和观察到的焚烧炉使用情况看,由于设计不合理,加上相关学校在接收焚烧炉后没有得到培训,这批焚烧炉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隐患,部分焚烧炉已经被校方束之高阁,弃而不用了。